雪佛兰之父Bob Lutz:特斯拉是“在劫难逃”,除非它变得更像通用汽车
守旧派VS.新思维
Bob Lutz是汽车行业的传奇,他在很多不同的公司工作过,设计了很多标志性的车型,因此当他讲话的时候,汽车行业都会洗耳恭听。最近,他更是以雪佛兰之父而闻名。更有趣的是,他说是特斯拉告诉了他电动汽车的样子,并且他也凭此说服了通用公司为此项目开绿灯。但是很显然,现在他已经对特斯拉不再追捧。他为《Road and Track》写的材料中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特斯拉正在做错误的决策,并且很快会在劫难逃,除非他们可以变得越来越像通用或者其他传统的汽车制造商。
曾几何时,Lutz非常富有远见卓识,他仍然能够看到21世纪的地平线,但是他已经成为了守旧派,只是想着让东西保持不变,而并没有准备好承担新的风险。这是他的一些观点:
“特斯拉正在展示的是公司陷入困境的标志:现金大出血,资产证券化,库存增多。这是所有汽车制造商的梦魇。”
在未来,特斯拉或许也会遭遇资金问题。但是单纯地看特斯拉的现状就可以知道他们已经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快速成长的公司有时会将其所挣的钱投入到新的扩张中,使得其并不盈利。但是只要其投资是正确的,他们的净收益就是正的,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长期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博弈。特斯拉正在将资金投入到软件部门,超级充电器网络和电池的建设等项目中。当然,这些项目的开销远大于Model S所获得收益,但是这些项目一旦成功,将会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进一步提升特斯拉现在的地位。
紧接着Lutz认为便宜的油价也会伤害特斯拉的利益,当汽油价格下降到2美元一加仑的时候,谁还愿意花钱买电动汽车呢。其实这种想法非常短见,因为我们根本没法儿预测未来油价的变化趋势。并且这种观点也存在问题,那就是电动汽车并不仅仅是省油这么简单。事实上,Model S可能比汽车更加不受汽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其中也包括雪佛兰。请不要误会,我认为这也是一辆非常伟大的汽车,但是其和Model S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除此之外,关于该公司的电池技术从来都不是秘密。汽车制造商早就从特斯拉处获得了这样的技术,就是为了避免在其第一代电池技术上再掏腰包。”这种看法其实是错的。Lutz仅仅是直接跳到了结论,因为特斯拉使用的电池技术是由松下提供的,因此电池这块儿并没有特别之处。我很惊讶Lutz会有这样的结论;很明显,即便两种电动汽车使用相同的电池单元,也会产生不同的性能,因为这还和电池包、电源、软件等方面相关。
Lutz的下一个观点是关于该公司的商店会替换传统经销商。他认为经销商其实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为公司分担了很大一部分风险。从理论上来讲虽然是这样,但是实际上目前经销商在特斯拉的两款车型上并没有很大的作为。为了能够卖出电动汽车,你必须对电动汽车非常熟悉,而其实大多数经销商并不擅长,因此你不得不跟他们解释为什么电动汽车要优于传统汽车。由于经销商也同时在销售传统汽车,因此这里便有了矛盾,因为其大多数的业务来自于传统汽车,因此很明显他们会偏向那边。我认为只有当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变大,且电动汽车更加易于被人们接受的时候,经销商才会加大投入。但是迄今为止,特斯拉的公司——直营店的策略或许是最好的。
“如果我是Musk,我将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这并不仅仅指汽车本身,也包括其他方面。当他们每年需要为每辆车付出4000美元的代价的时候,他们的麻烦就更大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将不会得到更多的钱。我也会更多的考虑入门级电动汽车——更便宜的混合动力汽车。你可以使用一个更小的电池,同时也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驾驶体验;且同时可以使用电池和汽油来驱动汽车。”其实在这方面,我们也有冲突的观点;特斯拉为每辆车投入的4000美元不是蒸发了,而是进行的再投资,将来会获得更多的收益。如果他们停止了对未来的投资,他们将不会获得持续的增长。
然后Lutz认为特斯拉应该徐图缓进,而不是急于求成,制作混合动力汽车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实际情况是,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最好的电动汽车,因为在混合动力汽车中,你不得不随时携带着笨重的汽油发动机,并且其系统也更加复杂。
特斯拉的Model S之所以可以收获如此多的赞誉,并且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就是因为它充分发掘了电动汽车具有而传统汽车并没有的优势。即时扭矩、更大空间、更好的安全性等等。毫无疑问,混合动力汽车则不得不具备更多传统汽车才具有的性能和设计。特斯拉也希望在电动汽车领域能够超越传统汽车制造商,因为这个领域内没有谁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所有人的起点都一样。但是在传统汽车领域,特斯拉就必须和汽车巨头们竞争,而这是非常危险的。
最后,Lutz总结道,除非特斯拉重视其组织和产品,特斯拉才会避免加入停业大军。换句话说,Lutz认为Musk在空闲时也不仅仅是一个冒险者。
新材料在线编译整理——翻译:杨超 校正:摩天轮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能源电池2016-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