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基存储芯片首次实现永久存储数据
现在的电脑芯片其运行速度非常惊人。但是相比于电子存储芯片而言,正在发展的光基存储芯片其运行速度则如脱缰之马。如今,一支研究团队宣称其已经首次实现了光基存储芯片的制备。“对于这部分研究工作,我持乐观态度。这对于一种新概念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呈现。”Valerio Pruneri说。
对于光基存储芯片的开发要追溯到几十年前,而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电子在电脑芯片的逻辑电路中运动时,它们的运行速度会变慢,并且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又必须及时散去。而对于光子来说,情况则大不一样。光子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电阻,而是以光速运行。研究人员已经制备了光友好芯片,用光线代替金属线和光学存储器电路。但是该线路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该存储电路只有当电源供电稳定时才能存储数据。当电源切断时,数据也会消失。
如今,由Harish Bhaskaran和Wolfram Pernice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可重写的CD和DVD的核心位置用一种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包含——薄层锗锑碲合金。在强激光脉冲的作用下,GST薄膜可改变其原子结构,使得其从晶体变成非晶体。这两种结构反射光的方式不同,而CD和DVD则使用这种不同来储存信息。在读取信息时,通过低强度的激光来追踪高强度光留下的印记,从而获得信息。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注意到材料不仅会影响光反射薄膜的方式,同时也会影响其对光的吸收。
接下来,研究人员想要尝试人们是否可以使用这种特性来永久存储信息,以及顺利读取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用标准芯片制造技术来装备芯片,即波导,且波导中包含信道脉冲光。然后他们在这种波导上面放置一个GST纳米贴片。为了在这层中写入信息,科学家将强光注入到波导中。这种高强度的电磁场会将GST熔化,从而使得其晶体结构非晶化。其次,低强度的脉冲则可以将这种材料变回以前的晶体结构。当研究人员想要读取数据时,他们只需要用强度很低的光脉冲,并且测试波导中光的通过量。如果吸收的光是少量的,那么他们知道在GST上有非晶序列,而当吸收的光更多时,则意味着其是晶体化的。
Bhaskaran,Pernice及其同事也采取步骤来增加数据量。一开始,他们同时设置了多种波长的光,从而使得其可以同时写和读取数据。且当他们改变数据强度时,他们也可以控制GST非晶化转变的量。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可以将90% 转变为非晶状态,而晶体只有10%,而另一部分则80%为非晶,20%为晶体。这种方式使得同时以八种不同方式组合来储存数据是可能的。这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数据存储性能。
对于光存储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至少,其存储密度还要提高几个数量级才具有竞争力。如果最终可以实现更先进的光子存储器,那么所得到的芯片有可能比今天的计算机处理器速度快50到100倍。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能源电池2016-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