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石墨烯-钙钛矿杂化光电晶体管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Polytechnique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一种钙钛矿纳米线-石墨烯杂化光电晶体管。即使是在室温下,这种晶体管仍然对光十分敏感,从而使其成为优良的光电探测器。
钙钛矿材料中含有铅,能够有效的将光转换成电,从而转换太阳能电池技术。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导电性。科学家们结合这两种材料制备杂化光电晶体管。
EndreHorváth是EPFL LászlóForró实验室负责人。他们利用微电子技术构建钙钛矿甲基碘化铅纳米线。2014年,Horváth开发了一种滑移涂覆方法来生产纳米线。
采用纳米线的关键在于纳米线的一致性。制备过程中,可以控制它们的架构,并发现不同的设计。
一旦将钙钛矿纳米线制备于石墨烯上,器件室温下的光电转换效率将明显提高。
“相比于只采用钙钛矿纳米线的探测器而言,这种器件的光响应提高了将近750,000倍。”制备这种微型探测器的Massimo Spina如是说。
未来这种石墨烯/钙钛矿纳米线杂化器件可能会成为单光子探测的一个选择,因为其具有优异的灵敏度。
EPFL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mall》期刊上。
新材料在线编译整理——翻译:菠菜 校正:摩天轮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能源电池2016-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