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测试车对车通讯
一个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中国测试一项技术,有望防止事故发生,缓解拥堵,并允许车辆及交通信号进行无线通信。虽然目前尚没有关于此项技术的标准在中国出现,该公司的代表说,他们可能在2018年推出某种形式的车对车通信,领先许多美国汽车制造商。
长安是一家总部设在重庆的国有汽车制造商,位于中国中部,其正在美国密歇根州普利茅斯的研发中心,测试所谓的车对车(V2V)和车辆对基础设施(V2I)技术。该公司并不在美国卖汽车,它也没有计划进入美国市场。但事实上,它正在其位于美国的机构测试车对车技术,并为本国展现了新的未来。
车对车技术是在美国和欧洲提倡的技术,作为一个廉价和有效的方式,来帮助车辆避免碰撞,更有效地控制车流量。装备有该技术的车辆可以广播有用的信息,包括他们的位置,速度和行进方向,每辆汽车的车载电脑使用该信息来识别即将发生的碰撞,并发出警告。一些公司还在开发定制的通信系统,以使得商业车辆可以实现高效高速的车队护航。
紧跟着密歇根州Ann Arbor的一个几千个汽车的成功技术实验,普遍预计美国运输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技术规格。该技术在2017年将在高端的凯迪拉克首次登场,它可能最终将在美国的新车中强制执行。而这个远景在中国尚不明朗,因为中国政府正在研究车对车技术,但还没有作出任何表示它何时会被执行。
我驾驶的长安公司一款汽车环游Ann Arbor,这是一款名为CS35的小型SUV,其车上安装了车对车和车对基础设施技术。这款SUV装备有无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连接到仪表板的Android平板。当另一辆搭载该技术的汽车盲目接近时,会有警告闪过。另一个警告,是当汽车绕急弯行驶过快时会出现。
车对车技术的其中一个挑战是,它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得无处不在。虽然中国汽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远远低于美国,欧洲,或者日本。中国在技术发展方面也远远落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
正在中国学习电动汽车使用的,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名博士生John Helveston表示,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更愿意出售已经存在的旧技术。即使国内汽车制造商对车对车系统有兴趣也是如此,“如果每100辆汽车中只有5辆车可以相互沟通,那么就不会变得很有趣。”他说。
新材料在线编译整理——翻译:gary 校正:摩天轮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谷歌表示对“无人驾驶汽车撞上汽车”负责2016-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