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增长超四成,看康得新在年报里说了什么
4月22日,康得新公布2015年年报,本年营业收入 745,937.66 万元,上年营业收入520,809.18 万元,增长 43.23%。本年营业成本 467,404.23 万元,上年营业成本 317,170.51 万元,增长47.37%。主要是由于随着光学膜的全面达产,光学膜的销售收入增长所致。
2015 年光学膜的销售收入较2014 年增长 65.85%,其中 3D 和窗膜增长比率较高。
康得新在年报中称,目前,康得新已经成为拥有六大生产基地,下辖23个子公司、9个事业部,分支机构遍布8个国家、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产业集团,公司具有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新兴显示、互联网智能应用、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板块。
先进高分子材料板块
先进高分子材料板块包括:预涂材料、光电材料、碳材料(石墨烯和碳纤维)、以及柔性材料。
目前康得新在预涂材料方面有五大系列80余种产品,包括BOPP基材、PET基材、预涂膜、特种膜、Nylon、3D图像、覆膜及3D图像设备等系列产品,年产能达4.4万吨;
在光电材料方面设有挤出、涂布、成型、模具、溅射、树脂、窗膜、大屏触控、柔性材料等多个事业部的全产业链平台,可年产2.4亿平米光学膜;
在碳材料方面与英国剑桥大学结成合作伙伴,持续进行石墨烯高端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进;
在柔性材料方面与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北美前沿科技机构以及英国CPI(工艺创新中心)等合作伙伴的共同研发,加速柔性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进程研究,推动柔性科技革命。
智能新兴显示板块
智能新兴显示板块包括:裸眼3D、大屏触控、VR/AR、光场全息、柔性显示等。
目前康得新在裸眼3D方面携手飞利浦加强专利技术合作共享,形成800余项专利技术,收购Dimenco建设3D欧洲研发平台,进一步加强产业化,拓展全球市场;
大屏触控方面实现10欧姆以下的大尺寸ITO导电薄膜技术,公司投资建设了年产10万片的10寸至65寸大型智能触控组建生产线,并已正式建成投产。
VR/AR方面正与Ostendo加速商业化开发,计划于2017年推出替代头盔的VR/AR眼镜,并与东方视界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个融合3D+VR的内容平台——“3D东东”;
柔性显示方面已研发成功的水汽阻隔膜产品可达玻璃级封装标准,并正在积极推进与全球oled显示器厂家的合作。
互联网智能应用板块
康得新称在场景互联时代下,公司依托国际领先的裸眼3D、大屏触控等智能新兴显示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东方视界内容平台和后端运营管理系统两大运营平台支持,整合一流团队及资源,在智慧景区、影视娱乐、宾馆、智慧社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终端入口级平台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互联网智能应用产业板块。
新能源汽车板块
康得新通过合资及参股的方式,与康得集团联手成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产业生态链的布局,包括:位于慕尼黑的KDX欧洲复合材料研发中心、KDX雷丁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心、以及德国GFG公司和SGL公司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技术支持、中安信的碳纤维产业、康得复合材料的工业4.0版智能化碳纤维车体及部件制造工厂。
这一完整的生态链将为全球的整车企业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从设计、研发、样件试制、检测、小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供货的全方位服务。
此外两大研发中心与康得复材携手,与北汽、蔚来汽车、上汽等14家整车厂商形成战略联盟。同时康得复材也在推进与机器人、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厂商的合作。
相比较2014年年报中的新兴材料、 3D 智能显示、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康得新在2015年新增了互联网智能应用板块,可见康得新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硬件的生产,开始将触角延伸向了大佬云集的互联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2016中国IT领袖峰会”为什么会出现康得新钟玉董事长的身影。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国务院罕见派出督查组释放了什么信号?2016-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