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获突破,将开启人工椎体时代
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增长,其市场之一是医疗保健行业,它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开发新的医疗应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日公布,世界首个金属3D打印定制19厘米人造脊椎植入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中国3D打印技术正式开启人工椎体时代。
而早在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了我国首个金属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人工椎体。这种产品属于直接植入人体的三类骨科植入物,为我国监管等级最高的医疗器械,牵头研发的机构正是北医三院骨科团队。2015年,该团队曾研制出3D打印人工髋关节产品。
目前,我国经批准注册的3D打印人体植入物产品仅此两个。作为3D打印人工椎体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刘忠军综合研究袁先生的病情后,决定为他植入人工椎体。
“我们利用金属3D打印技术,依照患者的解剖结构,制造出与他5节脊椎形态与长度相仿的人工椎体。”刘忠军介绍,人工椎体的特殊之处在于能被制成海绵状的微孔结构,类似人体骨头中的骨小梁。有了这种“骨小梁”,相邻正常脊椎的骨细胞可以长入其中,最终实现骨融合。
北医三院研制的3D打印人工椎体将给更多处于病痛中却无良方的患者带来福音。同时,产品国产化后还将打破国外产品对高端市场的垄断,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并对推动整个3D打印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作为新兴产业的3D生物打印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相关概念股值得重点关注。
- 上一篇 >发行规模大增 2022年绿色债券市场扩容可期2022-02-17
- < 下一篇富士康投资纳米材料厂商 欲完成OLED屏幕拼图2016-07-26

